新青安釀信用膨脹?央行加碼房市管制關鍵問答一次看中央社記者潘姿羽、蘇思云台北13日電 (2024-06-13 21:36:08)

新青安方案替房市添加柴火,眼見市場愈來愈熱,央行再次出招打炒房,這次動用選擇性信用管制、加碼存款準備率兩大工具,超乎市場預期。為何央行不直接升息?存款準備率又有什麼效果?中央社整理央行總裁楊金龍記者會上的關鍵問答,讓您一次看懂。

新青安優惠政策房貸自2023年8月上路,不論利率、貸款年限、貸款成數及寬限期,條件都更優惠,吸引年輕族群進場購屋,房市隨之升溫,呈現價量齊揚。

隨著房市趨熱,近期相關部會紛紛表態,內政部在央行理監事會前,特別發布新聞稿強調,如果未來央行宣布升息,將建議不宜再加碼補貼利息,避免非自住需求購屋資金湧入房市,致使抑制房價政策力道打折扣。

金管會則說,已將不動產授信風險控管及法令遵循列為今年金檢重點;另外,新青安優惠政策房貸被外界指有轉租、人頭戶等疑慮,8大公股行庫已敲定日期,將於下週開會討論務實、合理機制因應。

政府部會全部動起來,中央銀行也不例外。央行理監事會今天決議升準不升息,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0.25個百分點,且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6成。

楊金龍會後記者會開頭便說,相信外界對於這次央行再祭選擇性信用管制「大家都猜到,沒有surprise」。

市場雖預期央行會出手打炒房,卻沒有料到會同時動用調升存款準備率這項工具,央行這次貨幣政策考量為何、如何看待當前房市及新青安方案,以下是中央社整理的關鍵問答。

問:央行看到哪些跡象,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?

答:央行從2020年12月以來,已經5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。不過,觀察去年下半年起,房市交易成長回溫,帶動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持續上升,導致今年4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為37.2%,仍然居高。

此外,去年6月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區域第2戶購屋貸款,最高成數7成。實施以來,自然人申辦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的撥款金額呈增加趨勢。

央行為了降低相關授信風險,因此調降自然人特定區域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至6成。

問:央行為何選擇升準不升息?

答:調整存款準備率屬於量的管理,升息則屬於價的管理、直接針對通膨。央行這次給市場的訊息是「重點在房地產」,選擇性信用管制是自然人特定區域第2戶房貸從最高7成下降到6成,屬於量的管理。

根據央行估算,調升存準率1碼約可收回新台幣1200億元的資金,不僅帶來量的緊縮,同時對抑制通膨有效果。既然已經對房地產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、存準率也支撐此做法,如果又做價的管理,力道會過重。

問: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調降第2戶貸款成數,但沒有針對新青安,後續有對應新青安方案帶動房市的措施嗎?

答:新青安房貸是財政部措施,立意良善且為健全房市方案的一環。至於有什麼漏洞,屬於財政部職責,財政部長莊翠雲今天會中也說明會有什麼配套措施,央行不會越俎代庖。

至於與央行相關的部分,先前有調查銀行承作新青安方案的狀況,但以央行立場,在意的是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高,未來要怎麼做,新青安如何調整則是財政部的權責。

問:今天理監事會是否有討論其他打炒房的選項,未來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有加碼可能嗎?

今天主要談的是降低第2戶房貸成數,還有存準率的效果,沒有談到其他選項。

不過央行會記取過去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風暴的教訓,將密切注意市況,不希望有失誤,持續滾動式檢討。

問:是否會擔心新青安造成信用膨脹,很多年輕人其實沒有能力買房,但因新青安放寬條件,給予5年寬限期的保護傘,5年後這些年輕人不見得能夠負擔。

答:這是蠻重要問題,財政部會想到這些問題,莊翠雲今天會中花了些時間說明、會研議配套,公股行庫也將開會討論。

他藉此向年輕人呼籲,必須思考利率可能愈來愈高,如果未來利息補貼沒了,寬限期過了,會不會還不起債務,這樣一來,個人及銀行都會受影響。

問:央行為何不跟進財政部下修豪宅認定標準?

答:央行高價住宅貸款規範與財政部高價房屋課稅標準,兩者的政策目的不同。央行的豪宅規範,主要是反映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不同的門檻水準;財政部則是為了要讓設算所得可以更貼近實際交易所得,維護租稅公平。這次沒有特別討論此議題,但會持續檢討豪宅規範。

問:央行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上修到3.77%,如何看待國內經濟情勢狀況?

答:央行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到3.77%,主計總處也上修到3.94%,看起來經濟好像很強勁,其實不然。今年景氣算是溫和成長,原因有二,一是低基期因素,去年經濟成長率僅1.28%,仍有產能尚未完全利用;二是經濟成長季增年率(saar)動能向上,但不是很強勁。

問:央行為何下修今年全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率到2.12%?

答:今年以來通膨持續呈緩步回降,商品類跟服務類價格都有所下降,預期下半年可望降至2%以下,因此下修全年通膨率到2.12%,核心通膨率估為2%。

民眾比較有感的是每月至少購買一次及17項重要民生物資的CPI年增率,央行則是會關注整體的CPI走勢,預估今年CPI會逐季下降。

問:國際央行已經在談論降息,但台灣通膨率還在2%左右的水準,房市也相當熱,是否會使央行緊縮基調持續更長時間?

答:加拿大央行、瑞士央行、歐洲央行都已降息,美國聯準會也不再考慮升息、今年可能降息,只是降息次數可能縮減,但未來還是朝寬鬆的方向走。

台灣央行跟這些國家不太一樣,除了通膨率比較低,過去升息策略也是溫和漸進、小幅度升息,情況並不相同。

問:台股近期頻創新高,如何看待AI產業帶來的影響?

答:近期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起旋風,台北國際電腦展出現不少產業大咖,美國AI產業的強項在軟體,台灣強項則在硬體,包括跟AI產業相關的半導體產業、伺服器、電子零組件業等,也帶動AI伺服器、AI手機與晶片等發展。

由此可見,AI是台灣的強項,這可能也是台股一直上漲的原因。今年以來外資明顯在調節台股,進出規模幾乎相抵,相較之下,本國資金比較熱絡;今天台股又大漲263點,顯示內資再攻AI。

央行著重在貨幣政策面向,關心AI產業對外匯市場的供需帶來哪些影響。
加密貨幣
比特幣BTC 68677.12 159.03 0.23%
以太幣ETH 3914.27 88.37 2.31%
瑞波幣XRP 0.527972 0.00 -0.05%
比特幣現金BCH 484.69 0.72 0.15%
萊特幣LTC 84.76 0.86 1.03%
卡達幣ADA 0.461294 0.00 0.64%
波場幣TRX 0.112073 0.00 -0.90%
恆星幣XLM 0.108659 0.00 -0.02%
投資訊息
相關網站
股市服務區
行動版 電腦版
系統合作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訊提供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料來源: 台灣證券交易所, 櫃買中心, 台灣期貨交易所
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,使用本網站股票、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,務請詳細閱讀「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」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,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,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,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, 係供參考,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;若引以進行交易時,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,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。
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『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』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,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、櫃買中心公告為準。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,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