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大查稅之際 個人所得稅APP新顯示5項收入引議中央社台北26日電 (2024-06-26 19:44:45)

中國多地「稅務倒查30年」引發人心惶惶之際,個人所得稅APP近日新增展示「經營所得」、「利息、股息、紅利所得」等5項個人所得項目,引發一面倒質疑批評聲浪。官方則稱,此舉不會改變匯算清繳方式。

中國多地稅務部門近期要求上市公司補繳高額欠稅,多個省市更成立「警稅合成作戰中心」,宣布打擊涉稅違法行為,重創民營企業與證券市場信心。外界解讀,這是地方政府財政惡化,藉「倒查30年」開闢財源。

與此同時,中國財政部24日發布,今年1至5月,個人所得稅收人民幣6072億元(約新台幣2.73兆元),比去年同期減少6%。

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,近日,個人所得稅APP更新引起社會廣泛關注。

目前該APP在「收入納稅明細」中,新增展示5項個人所得,分別為「經營所得」,「利息、股息、紅利所得」,「財產租賃所得」,「財產轉讓所得」和「偶然所得」。

此前,個人所得稅APP的「收入納稅明細」僅展示工資薪金、勞務報酬、稿酬、特許權使用費等綜合所得。

對此,納稅服務熱線12366客服人員宣稱,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是指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,即個人所得稅法中提到的前4項個人所得,「此次新增展示的5項個人所得主要是查詢、展示的作用,並不改變匯算清繳方式。」

報導引述上海慮遠律師事務所律師鍾瀏漪指出,新增的5項納稅項目主要是基於個人從事經營活動或擁有財產所產生的收入,而原有的4項綜合所得則主要是與個人勞動所得相關。前4項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,而後5項所得則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。

消息傳出後,中國出現一面倒的負面聲浪。在社交平台相關新聞討論區,網友解讀「誰也跑不掉」;批評當局「小錢查得明明白白」、「想法設法搜刮」、「竭澤而漁」。不少人評估「大家又開始要喜歡現金交易了」。

許多投資人反問,個稅APP增加「利息、股息、紅利所得」,那專項扣除額是否應該加上「股票虧損」;「股票虧了100萬,能抵扣多少個稅?」

陸媒今日頭條26日一則報導提到,大家之所以這麼激動,主要還是因為「錢」這個敏感詞。畢竟,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,每個月賺的錢本來就不多,要是再交更多的稅,那日子可就更難過了。
加密貨幣
比特幣BTC 68677.12 159.03 0.23%
以太幣ETH 3914.27 88.37 2.31%
瑞波幣XRP 0.527972 0.00 -0.05%
比特幣現金BCH 484.69 0.72 0.15%
萊特幣LTC 84.76 0.86 1.03%
卡達幣ADA 0.461294 0.00 0.64%
波場幣TRX 0.112073 0.00 -0.90%
恆星幣XLM 0.108659 0.00 -0.02%
投資訊息
相關網站
股市服務區
行動版 電腦版
系統合作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訊提供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料來源: 台灣證券交易所, 櫃買中心, 台灣期貨交易所
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,使用本網站股票、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,務請詳細閱讀「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」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,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,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,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, 係供參考,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;若引以進行交易時,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,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。
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『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』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,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、櫃買中心公告為準。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,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