瞄準風電地熱棄電痛點 氫豐綠能超前切入儲能市場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南30日電 (2025-01-30 10:42:23)

隨著2050年淨零大限逐步逼近,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提高,為維持電網穩定,台灣將面臨與歐洲一樣的棄電危機。瞄準痛點,氫豐綠能科技規劃中長期以「電解產氫模組」布局儲能市場,業者透露,國內離岸風電、地熱、光電、海洋能業者都有表達需求。

手握金屬板電堆、混氫發電系統2項專利,獲准在南科設廠的新創企業氫豐綠能,短中長期策略明確,目前營收主力為混氫燃料電池發電機,主要提供給半導體、石化業和其他用電大戶使用。

但發電機需求總有一天會飽和,考量未來再生能源過多將衍生棄電問題,氫豐也規劃切入儲能市場。

對氫豐來說,這並非「隔行如隔山」。董事長李鈞函解釋,燃料電池原理是氫氣加空氣產生電、水,反過來說,只要有電和水,經過燃料電池也可以變成氫和氧,意即達到「電解產氫」,「所以其實我的產品都是圍繞在一樣的技術」。

隨著俄烏戰爭改變歐洲能源格局,再生能源過剩問題加劇,不少國家甚至出現負電價,棄電問題已是現在進行式,再生能源電解產氫成解方,目前氫豐也已有小量生產電解產氫模組,跨海賣給歐洲再生能源業者。

再生能源豐沛地區,尤其有電解產氫潛力,李鈞函舉例,像是蒙古沙漠多,鋪設大量光電板,光電電解後形成氫氣,可送回用電需求大的北京、上海發電。

至於台灣,他表示,目前離岸風場都是透過昂貴的海底電纜將綠電送回台灣本島,以後風場越蓋越多,風機所發綠電無法充分被使用,可能被迫停止運轉,這時可讓裝載電解產氫模組的運氫船行駛到風場,現場電解製氫,再運回本島氫接收站,透過氫燃料電池轉成綠電,不僅能解決棄電窘狀,也能達到穩定台電電網效果。

李鈞函透露,目前氫豐已和國內離岸風電開發商、光電業者接觸,地熱業者也主動找上門,原因在於地熱有可能瞬間大量發電,讓台電饋線無法負荷;海洋能則是會遇到黑潮問題,鋪設海纜有其難度,皆為潛在客戶。
加密貨幣
比特幣BTC 94470.25 -1,708.75 -1.78%
以太幣ETH 2634.83 -28.40 -1.07%
瑞波幣XRP 2.50 -0.23 -8.36%
比特幣現金BCH 314.02 -12.45 -3.81%
萊特幣LTC 127.16 1.61 1.28%
卡達幣ADA 0.745176 -0.03 -3.47%
波場幣TRX 0.234825 -0.01 -3.23%
恆星幣XLM 0.319329 -0.02 -6.79%
投資訊息
相關網站
股市服務區
行動版 電腦版
系統合作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訊提供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料來源: 台灣證券交易所, 櫃買中心, 台灣期貨交易所
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,使用本網站股票、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,務請詳細閱讀「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」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,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,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,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, 係供參考,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;若引以進行交易時,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,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。
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『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』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,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、櫃買中心公告為準。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,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