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技術司攜手廣達集團旗下達明機器人,共同開發台灣首創「智慧空氣採樣機器人」,鎖定生技廠房應用,不僅能採集比PM2.5更微小的細菌,也可客製化打造智慧環控即時地圖,估計最高可節省4成人力,發展朝向智慧機器人的照護或醫療應用。
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開幕,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在科專成果主題館攜手工研院、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等3大法人,展示14項前瞻醫療科技,瞄準智慧醫材、數位療法、精準檢測、植入式醫材需求,其中包括2項機器人技術,軟性管狀醫療手術機器人系統和智慧空氣採樣機器人。
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表示,2023年台灣生醫產業營業額已突破新台幣7500億元,顯示出台灣生醫產業的規模及競爭優勢持續擴大,發展潛力不斷成長。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醫療結構及健康照護迎來巨大的挑戰,運用智慧醫療科技成為重要的關鍵解方,當勞動人口短缺,智慧機器人照護或醫療應用成關注。
周崇斌指出,今天展出的「智慧空氣採樣機器人」鎖定生技廠房,期盼協助業者緩解人力缺乏、交叉汙染等風險,更重要的是已攜手達明機器人投入合作,助產業邁向生技高值化進而提高台灣智慧醫療產業競爭力,共同打造健康台灣。
技術司表示,智慧空氣採樣機器人為國內首創,不僅能採集比PM2.5更微小、更不易捕捉的細菌,也可客製化打造「智慧環控即時地圖」,用紅黃綠3色燈號,判別汙染區域一目了然,自動採樣還可省下3至4成人力負擔,目前正與達明機器人展開合作。
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受訪表示,考量照護人力吃緊的大環境之下,護理師應該更關注與病人的互動,而不是在器材搬運或廢棄物的處理,透過機器人可降低勞務,讓護理師更有時間能與病人互動。
未來AI技術導入機器人方面,他說,目前達明機器人已運用在產業界,有品管工作,可協助挑出產品瑕疵或是產品資料收集。AI結合智慧醫療方面,目前是與法人合作,如金屬中心和工研院正合作中。
他也表示,明年達明還會推出不同型號的機器人手臂,擴大運作範圍,也會加入許多AI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