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物自身噪音問題 新法要求高住展房屋網 (2024-06-10 12:00:00)



文/朱福山



作為提供人們在外勞碌奔波後,得以放鬆身心、良好休息以恢復體力的環境,住家的舒適度絕對舉足輕重,其中除了最直觀聯想的居住安全之外,周遭可能的噪音來源也是備受重視的。



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表示,噪音形成的原因很複雜,然而有時候,噪音不一定是鄰居造成的,是建築物本身條件引發的爭議,例如「水錘」聲音,當左鄰右舍在深夜盥洗、用水過後,管內殘存水壓撞擊管壁,發出類似重物落地的聲響,引發「水錘效應」,讓人覺得是鄰居在製造噪音。又或者是冷氣出現滴水、漏水情形,持續發出滴滴答答的噪音,擾人清夢。



像這樣因為建物自身條件衍生出來的問題,好在自2021年1月起施行新的分戶樓板隔音構造法令,根據《建築技術規則防音修正條文第46-6條》新法修訂,針對新建集合住宅的隔音效能,有了更進一步要求,讓民眾可以享有更優質的住宅寧靜生活品質。



主要因為新建案的樓地板厚度普遍在15至20公分,即使是15公分的樓地板,上面再鋪設水泥、磁磚等厚度,約可再增加3至5公分,然而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研究指出,單純加厚樓地板厚度,是無法達到新法58分貝以下的要求。



因此,新蓋大樓所使用的隔音材,若是15公分混凝土樓地板,其表面材衝擊音降低量指標須在17分貝以上;12公分混凝土樓地板,則須在20分貝以上,或取得內政部綠建材標章的高性能隔音性綠建材;在加裝後噪音值須降到58分貝或更低,才能符合新的規範。該法則不溯及既往,因此新制前蓋的大樓,若因樓板隔音不佳,衍生的居住安寧問題,仍須仰賴溝通協調。





責任編輯/王奕淳



註:完整文章見住展雜誌485期



延伸閱讀:
鉅霖國際企業:揭示全球樓板隔音技術,打造舒適、無毒寧靜宅
永久性隔音樓板 助民眾逃離噪音地獄
住宅隔音規劃 還我寧靜居家空間



《住展雜誌》創立於1985年,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
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、新成屋資訊
以上文章未經授權,禁止擅自轉貼、節錄
官方網站:www.myhousing.com.tw
FB粉絲團:www.facebook.com/myhousingfan


住展雜誌 】授權轉載,原文出處【 建物自身噪音問題 新法要求高

加密貨幣
比特幣BTC 68677.12 159.03 0.23%
以太幣ETH 3914.27 88.37 2.31%
瑞波幣XRP 0.527972 0.00 -0.05%
比特幣現金BCH 484.69 0.72 0.15%
萊特幣LTC 84.76 0.86 1.03%
卡達幣ADA 0.461294 0.00 0.64%
波場幣TRX 0.112073 0.00 -0.90%
恆星幣XLM 0.108659 0.00 -0.02%
投資訊息
相關網站
股市服務區
行動版 電腦版
系統合作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訊提供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料來源: 台灣證券交易所, 櫃買中心, 台灣期貨交易所
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,使用本網站股票、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,務請詳細閱讀「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」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,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,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,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, 係供參考,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;若引以進行交易時,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,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。
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『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』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,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、櫃買中心公告為準。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,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