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媒:歐盟7/4起對中國電動車徵臨時關稅中央社台北5日電 (2024-06-05 13:11:38)

香港南華早報4日報導,歐盟官員3日對中國汽車製造商表示,歐盟預計從7月4日起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,並預計在下週私下通知各製造商所適用的進口關稅水平。

去年10月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(European Commission)對中國政府涉嫌非法補貼電動車展開貿易調查,當時指將於13個月內完成調查。

據知情人士透露,中國的汽車協會3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會見歐盟貿易部,就調查舉行聽證會。在此次聽證會上,中國的電動車製造商被告知歐盟預計將於今年7月4日徵收臨時關稅,但沒有透露關稅稅率。

據了解,受影響的中國企業已就歐盟執委會明顯會徵收關稅,但沒有按照執委會的慣例在生效前4個星期通報稅率,屬求法律意見。

7月4日後,歐盟執委會有4個月的時間與成員國協商,將臨時關稅永久化。

歐盟執委會貿易議題發言人吉爾(Olof Gill)表示相關調查正進行中,不會對此發表評論,歐盟很快會宣布一些臨時內容。

報導表示,研究機構榮鼎集團(Rhodium Group)的分析師認為,鑑於其他市場的關稅更高,若歐盟設定的關稅低於50%,不太可能阻止所有中國電動車進口並保護歐盟產業。美國上個月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 100%關稅。

歐盟歷史上徵收的平均反補貼稅率為19%,而目前歐盟對汽車徵收10%的進口稅。

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(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)日前發布的研究顯示,對中國電動車徵收20%的關稅將導致歐盟從中國的電動車進口額減少38億美元(約新台幣1229億元),約是目前進口額的25%;國產電動車的銷售額將增加33億美元。

報導表示,北京決定如何應對也需要平衡不同方面。中國商務部官網2日表示,當時在西班牙訪問的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表示,中國希望透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與歐盟的經貿摩擦,照顧雙方合理關切,避免貿易摩擦失控升級。

王文濤表示,如歐方言行不一繼續打壓中國企業,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,堅定維護中企正當利益。

南早報導指出,迄今為止,中國已透過官方、媒體和商業管道透露,威脅針對歐盟豬肉、乳製品、大型引擎汽車和飛機發起反制措施。中國今年初今天已開始對產自歐盟、容量200公升以下的進口白蘭地實施反傾銷調查。
加密貨幣
比特幣BTC 68677.12 159.03 0.23%
以太幣ETH 3914.27 88.37 2.31%
瑞波幣XRP 0.527972 0.00 -0.05%
比特幣現金BCH 484.69 0.72 0.15%
萊特幣LTC 84.76 0.86 1.03%
卡達幣ADA 0.461294 0.00 0.64%
波場幣TRX 0.112073 0.00 -0.90%
恆星幣XLM 0.108659 0.00 -0.02%
投資訊息
相關網站
股市服務區
行動版 電腦版
系統合作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訊提供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料來源: 台灣證券交易所, 櫃買中心, 台灣期貨交易所
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,使用本網站股票、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,務請詳細閱讀「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」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,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,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,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, 係供參考,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;若引以進行交易時,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,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。
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『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』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,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、櫃買中心公告為準。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,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