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庫:中國地方財政自給率全面下降 可持續性變差中央社台北2日電 (2024-09-02 19:56:43)

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發布報告指出,受產業轉型和房地產市場下滑影響,中國多個地方政府進入「長期財政緊平衡」狀態,尤其是基層政府財政矛盾逐漸凸顯,財政可持續性逐漸變差。

界面新聞今天報導,屬官方智庫的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統計,今年上半年,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的財政自給率都較2015年出現一定程度下降,其中近半數省區的財政自給率降幅逾10%。此外,半數省區的財政自給率低於疫情前水準,約1/3省區財政自給率甚至低於去年。

依中國官方定義,財政自給率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之比。報告指出,由於財政支出增幅持續高於收入增幅,地方財政收入可支撐的支出範圍越來越小。

報告指出,在中國31個省區中,今年上半年只有上海市實現收支盈餘;而有17個省區的財政自給率不到50%,主要以東北和中西部為主。

從「非稅收入」來看,今年上半年在已公布相關數據的22個省區中,除廣西、雲南、陜西外,其餘19個省區的非稅收入都實現成長,且增幅均遠高於稅收收入。「非稅收入」主要來自資產處置及罰款、沒收的收入,但持續成長會損害當地營商環境,加上可處置資產數量有限,顯然難以持續。

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指出,在稅收收入和土地財政下滑,且債務發行放緩的背景下,「非稅收入」成為地方政府可以自主拓展的唯一途徑,與轉移支付收入共同彌補財政收支缺口。

報告提到,隨著中國房市進入下滑階段,各省區土地財政收入大幅萎縮對地方政府財政空間的衝擊較大。同時,經濟轉型階段稅收收入大幅下滑,地方政府可自主使用的財政空間大幅緊縮,若財政支出剛性成長,就更需要財政上大力支撐。然而,中國地方政府的剛性支出只增不減,存在著嚴重的路徑依賴和結構固化問題。

此外,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付息支出比重,從2017年上半年的3.0%,不斷成長到今年上半年的4.6%,債務壓力不斷攀升,擠壓到經濟建設和民生支出,進而削弱了財政支出的經濟效應。

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在報告中建議,面對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及運作中存在的問題,官方亟需推進新一輪財政體制改革,透過重新調整中央與地方關係、債務管理、預算管理等方式,激發地方政府財政積極性,提升財政活力。
加密貨幣
比特幣BTC 68677.12 159.03 0.23%
以太幣ETH 3914.27 88.37 2.31%
瑞波幣XRP 0.527972 0.00 -0.05%
比特幣現金BCH 484.69 0.72 0.15%
萊特幣LTC 84.76 0.86 1.03%
卡達幣ADA 0.461294 0.00 0.64%
波場幣TRX 0.112073 0.00 -0.90%
恆星幣XLM 0.108659 0.00 -0.02%
投資訊息
相關網站
股市服務區
行動版 電腦版
系統合作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訊提供: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
資料來源: 台灣證券交易所, 櫃買中心, 台灣期貨交易所
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,使用本網站股票、期貨等金融報價資訊之會員,務請詳細閱讀「資訊用戶權益暨使用同意聲明書」並建議會員使用本網站資訊, 在金融和投資等方面,能具有足夠知識及經驗以判斷投資的價值與風險,同時會員也同意本網站所提供之金融資訊, 係供參考,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;若引以進行交易時,仍應透過一般合法交易管道,並自行判斷市場價格與風險。
請遵守台灣證券交易所『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』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,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、櫃買中心公告為準。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,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。